目前分類:World‧世界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再談教會對青少年的宣教策略

這篇幾年前是刊登在新使者雜誌,其寫作目的在回應前一期新使者雜誌中詹啟聖(也就是那個體育記者沒錯,他也是長老教會青年)的文章,詹文大抵是說教會對青少年的宣教策略與時代脫節而迂腐,並建議應參考耐吉飛人喬丹跟麥當勞的行銷策略,投青少年所好,並建議長老教會應正視青少年不會台語的現實,改以官話宣教等,才能使日漸流失的青少人再次踏進教會門廊。

我反對的理由,到今天大抵是沒有改變的,再貼一下。


再談教會對青少年的宣教策略 文李怡道

 四十四期的潮流脈動,詹啟聖學長從藍球之神麥可喬登為起點,探討了教會對青少年的宣教策略,投青少年所好、專業市場包裝行銷及媒體相助,似乎是作者想出的解決之道,但閱畢此文,也許是受篇幅所限,有許多筆者認為很重要的地方,卻不見作者有所著墨,至為可惜,故於此就文中一些部分,就筆者所見做一簡單的回應。

 其實,若對全球化的經濟體系有一定程度關心的人,也許對NIKE的惡行惡狀略有所聞。在跨國的經濟剝削中,NIKE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工廠中對員工如對牲畜,此事一經媒體批露,立刻在全球造成了一股「反NIKE」的風潮,在此風潮中,許多人投入了對NIKE的反人權批判,小如在體育場的出入口以小型麥克風敘說NIKE的惡行惡狀,大至在網路上廣貼宣傳,對很多人(對社會來說是少部分人)來說,穿NIKE是一種類似犯罪的行為。

 在行銷的策略上,NIKE成功地利用喬登和媒體,以極高的價碼販賣著鞋子用品,塑造了NIKE「好用」的形象,甚至如啟聖所說的,穿上它,是進入另一個階級的表徵。在經營上NIKE也成功地利用第三世界便宜的勞動力,以及為了「國家競爭力」而對外資大量的優惠,包括關稅以及不用理會人權的法令。在這樣的脈絡下,可以說NIKE的金山是透過血和暴力建築而成。若這樣的事實得以顯明,則流行的NIKE是值得我們唾棄的,而不是學習的。

angelm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發表一個關於美國黑白種族問題的演說。演說的背景,是因為歐巴馬以前教會的牧師,用非常激烈的字眼批評希拉蕊和白人。對歐巴馬來說,面對這個危機,最安全的選擇或許是發表澄清聲明後,趕快迴避這個議題,因為這是美國政治中最敏感的問題。

但是他沒有。他選擇發表一個可能兩面都不討好的演講。結果這個演說被視為是美國政治中難得的誠懇、誠實的演說,因為很少政治人物願意公開談美國的種族問題。

他首先說,種族問題是美國不能忽視的問題。如果再不面對,就會像他的牧師一樣簡化現實,並只是放大現實中最負面的部分。然後他談到黑人與白人不願在公開場合講,但深植於心中的憤怒。他說,雖然來特牧師仇恨白人的言論不對,但是我們必須瞭解他們那一代的人成長背景,瞭解他們在那個種族不平等結構下的挫折與辛酸。而許多黑人面臨的不公義,例如教育與經濟資源,乃至社區的公共設施的不平等,至今仍然存在。

所以,「這些羞辱、疑惑和恐懼的記憶並沒有消失,他們這些年的憤怒和苦悶也依然存在。」「這些憤怒是真實的,如果只是一相廂情願地希望他們不再憤怒,而不瞭解他們的根源,只會更強化種族之間的誤解和裂痕而已」。

angelmi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沃弗在《擁抱神學》一書中談到「距離與歸屬」和「不帶排斥的判斷」,《校園》2007年9/10月號的特稿介紹了這本書。本文更進一步,藉和好的美麗故事,見證聖靈更新的力量。但願在台灣、在世界各角落, 這樣的美事繼續發生。


作者:細拉

沃弗(Miroslav Volf)曾指出:「排斥是在文明之下的野蠻,在良善之下的罪惡,在自我的圍牆之內直接對他人犯下的罪行」。這段話一針見血地指出台灣整個新聞媒體、社會文化的問題所在。

面對排斥現象,其實,基督徒佔了一個優勢,就是能夠拉開自己與固有文化的距離,卻又同時歸屬於這個文化。這就是沃弗的「距離與歸屬」的主張,也就是當我們信主時,我們的忠誠全然獻給了上帝,而上帝超越各種文化,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必然要從自己的文化中「出走」;然而我們同時又要歸屬於文化,來傳遞福音。當我們從自己的文化中出走的同時,若我們以基督的心為心,就能夠跳開目前的泥沼,擁有「不帶排斥的判斷」,把和好與合一帶給社會大眾。

*    *    *

基督徒站在自己神聖的崗位上,成為改善社會、文化的清流,絕對不是口號,而是可行的。容我以加拿大為例。

提到台灣政治事件,必然會想到二二八事件,這四個月的暴亂在台灣人的內心留下一道難以平撫的傷痕。無獨有偶,加拿大也有一道國家的傷口──那就是英裔與法裔之間的分歧。

英法兩裔之間的仇視遠遠發生在立國之前,可追溯到16世紀。其實,最早拓殖加拿大的是法國人,他們沿著聖勞倫斯河,建立了殖民點:魁北克省魁北克市和蒙特婁市。法國皮毛商人還沿著聖勞倫斯河進入五大湖區,並且南下到密西西比河流域做生意。法王路易十四甚至派軍隊與原住民部落作戰,並且特別從法國招募了上千的姑娘,稱為「國王的女兒」來到新大陸,與這批軍人在新大陸建立家園。到了17世紀末、18世紀初,法國佔有了大片北美殖民地,形成了一個新法蘭西。

LoveCP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發現了幾篇文章,共同點是在各國工作時,因文化差異,對語言使用的觀察。

我常覺得,學習語言有趣之處就在於,可以透視該國文化的生活細節和思考方式。其中的差異有時令人莞爾,有時卻會令你出糗或大大失禮呢!

反過來說,在遇見觀念、行為、表達方式不相同的時候,先別發怒或錯愕,想想是否因為文化或是語言背景不竟相同而造成的差異感,試著同理或求問以明白,也許你也會發現其中的趣味喔。


英國上班族的問候語 ~ How are you?  by 五色鳥

你都是如何回應「How are you?」的問候呢?是「I'm fine, thank you.」,還是「Fine, thank you.」呢?

很抱歉,英國人都不是這麼說的!國中一年級英文老師教的制式回答,「I'm fine, thank you.」只是合乎文法,卻不是英國人目前一般日常問候時的句型,特別是在辦公室裡,我幾乎從來沒有聽過英國同事回應我「I'm fine, thank you.」。別驚訝,請讓我慢慢道來。

坦白說,五色鳥的英文一點都不好,大學聯考的英文成績只達低標,托福考了五次最高只有570,就連申請英國碩士入學的IELTS也只考到6.0

正因為我的英文不好,所以三年半前來到英國唸書後,我乾脆把以前學的美語(不是英語!兩者失之毫里,差之千里)全部拋到腦後,我不查中英字典,不用Dr.eye,想像自己是一位呀呀學語的小寶寶,聽英國人怎麼說,就盡量模仿他們的用字、句型和語調。

這樣子重學英文的學習曲線,在我兩年半前進入英國職場後,變得更為陡峭,不只是說英文的方式,就連寫email的句型和結構,也和我以前在美商銀行工作六年的經驗大不相同。全部重來!必須徹底的破壞,完全的拋棄以前在課堂中所學的「美語」,才能重新建設。這是我當時剛開始在英國上班適應上最大的挑戰。「I'm fine, thank you.」這句標準的回答方式,就是這樣被我丟掉的。

那英國人都怎麼回應「
How are you?」呢?那得看是男生還是女生、年輕人還是老人,不同的族群的習慣用字都不一樣。

LoveCP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記得連加恩曾經說過:「好命的孩子,應該比別人付出更多。這樣,好命才有意思。

在「人活著只有一次」的思考下,連加恩選擇了偏離台灣社會主流價值的生活方式。他在五個人就有一名愛滋患者的西非國度裡,讓年輕人看到活著的另類模式、做事的另類出口。

下文的作者也是,他跟著史瓦濟蘭醫療服務團前往非洲,在服務他人的過程裡,自己的生命也得著感動和更新。

不妨問問自己,我們擁有的能力和專業,怎麼影響其他生命呢?在其他地方或鄰近的人們,也是你的負擔嗎?


我們不會走遠

外事警車載著我,在一個陰雨天裡往史瓦濟蘭中部省走,一個大晴天裡往南部省走,從柏油路到顛簸坑洞的泥土路,我跟著台灣來的行動醫療團到了偏遠的鄉下;兩個定點雖然方向不同,但同樣的是村民們都必須徒步來接受義診、他們絕多只會講史瓦濟語、他們面對相機通常是木訥呆滯的;從相機裡終究是反射不出我到了多遠的角落,但到底有多遠其實對這些村民一點都不重要,因為他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離開,不論是生活、上學、結婚、生子、生病,一直到死亡,即使連自己生了什麼病都不知道,但對於他們而言,那裡就是他們的全世界。

LoveCP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